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科普>>科普知识

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图鉴——​喜树

来源:发布时间:2022-07-08访问次数:

转载自国家林草局网站(www.forestry.gov.cn)、中国绿色时报

喜树 于胜祥摄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学价值,保护极小种群有助于延缓物种灭绝、维护生态平衡、保存资源、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是一项全民性保护行动。中国绿色时报社与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从3月25日起,联合推出《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图鉴》专题,系统集中介绍我国部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品貌特征及生存现状,以期引起全社会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共同关注,加强科学拯救保护。

喜树的球状花序,形似一团小芭蕉 于胜祥摄

喜树

保护等级:国家二级

致危因素:人类活动

性状特征:喜树是蓝果树科喜树属落叶大乔木,树高达20余米;树皮灰色或浅灰色,纵裂成浅沟状;小枝平展,当年生枝紫绿色,有灰色微柔毛,多年生枝淡褐色或浅灰色,无毛,有圆柱状稀疏的圆形或卵形皮孔;冬芽腋生,锥状,有4对卵形的鳞片,外面有短柔毛;叶互生,纸质,卵形或椭圆形,顶端短锐尖,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全缘;头状花序,常由2—9个头状花序组成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通常上部为雌花序,下部为雄花序;花杂性,同株,花瓣5枚,淡绿色,外面密被短柔毛,早落;开花期5—7月,结果期9月。

喜树常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林边或溪边,不抵霜寒也不耐干燥,喜温暖湿润的立地条件,对土壤酸碱度适域性广,尤其在石灰岩风化的钙质土壤和板页岩形成的微酸性土壤中长势强劲,萌芽率高。喜树较耐水湿,在湿润的河滩沙地、河湖堤岸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渠道埂边生长都较旺盛。

喜树药用功效显著,可谓全身是宝。植株含抗肿瘤作用的生物碱,具有抗癌功能,主治胃癌、结肠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与此同时,喜树的果实、根、树皮、树枝、叶均可入药。叶片主治痈疮疖肿;树皮可治牛皮癣;果实可抗癌、散结、活血化瘀,多用于肿瘤等疾病。正因如此,喜树遭受到了来自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和毁灭性破坏。部分生长区域喜树被连根拔起,幼苗幼树无一幸免。为挽救这一深受迫害的物种,1999年8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喜树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级别为二级,施行重点保护。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龙蟠路159号 邮编: 210037

版权所有 © 2020-2021 南京林业大学 保留所有权利